
核酸采集队“出征申城,援沪抗疫”的任务已告一段落,taptap点点130名年轻队员用他们的专业、温度和情怀,团结一心,奋战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度过了刻骨铭心的援沪时光,赢得了上海当地政府的认可、市民的好评。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离不开全体队员的艰苦奋战、坚持不懈,更是离不开我们的领头羊,最美领队、我们最亲密的好战友——张春梅副院长。
一、工作篇:创新型管理模式,造新生人才队伍
23天的风雨兼程,我们温医大二院援沪核酸突击队的足迹遍布上海黄浦区、嘉定区、杨浦区、虹口区、闵行区、普陀区、浦东新区等。早晚往返于上海和乌镇之间,每日车程平均在3-4小时之间,累计采集核酸将近百万。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未知的工作环境、复杂的工作对象,我们遇过难、碰过钉、受过伤。
为了确保队员的安全,浙江省卫健委出台了“六要”“七严禁”等制度要求,但在实际工作落实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烈日下、风雨中,队员的安全、社区的协调与配合,是探讨的焦点。因此,每天疲惫工作之后的复盘会,探讨问题、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成为了本次援沪工作的制胜法宝。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张春梅副院长带领中队长们“排兵布阵”,尽显将帅之风。

为妥善解决对接问题,确保取得有效的沟通效果,在医院党委的重视与支持下,张春梅调整了各层级的人员配置,新增了“车长”一级,并以车为单位,且重新明确了领队、车长、中队长的职责要求。在大面积的社区采集工作中,张春梅敏锐增设了“点位长”岗位,强调发挥点位长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且明文规定了点位长的具体职责、工作流程和对接内容。此外,现场作战中,强调了信息沟通与反馈,包括顺利开工、工作进度及是否结束等信息,及时由下往上反馈汇报,形成有效闭环沟通。如此,我们的工作更为井然有序,立竿见影。

我们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90后的新生力量,是张春梅口中名副其实的“娃娃兵”,虽然稚嫩是我们的标识,但蓬勃激情、无限潜力是我们的本质。她注重新生力量的培养,大胆革新,排兵布阵,从最初的大队为整体,逐渐调整到以车队为单位,实现化整为零,更好地对接街道社区。同时,她重视培养车长及中队长,权力下放,要求其负责队内部调兵遣将,动态掌握每个点位的工作进展情况,灵活调整人员部署,及时妥善解决点位出现的突发情况。如此打造了及时高效应急协调处置体系,仿佛是在每一个队员的身后筑起了一道坚强有力的后盾,安全感满满,也很好地发挥了团队协作,营造了互帮互助的有爱氛围。而张春梅始终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并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充分调动了车长、中队长、乃至每一位点位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迅速成长为队伍的主力军、排头兵。
二、宣传篇:新兴传媒科普强,附二美名申城扬
张春梅特别关注采样过程中的感控相关问题,着重强调规范核酸采集和标准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是一支有专业有温度有情怀的队伍,不盲目追求量,但一定要保证质!一定要扛得起身上的拥有5000多名职工的温医大二院标牌!”这是她常叮嘱我们的话,语重心长。
年轻的温医大二院队员们,用规范的七步洗手、轻柔的采集动作及热情的服务态度,赢得了上海各大社区居民及志愿者的一致好评。他们的朋友圈和微博中,频频可见对我们附二核酸突击队的褒奖和点赞。视频《谢谢侬》,更是记录了上海市民对我们温医大二院的赞赏和认可。

队伍中的制作达人们,各显神通,利用新兴的自媒体技术,制作了大量集观赏性、娱乐性、科普性于一体的图文影像资料,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不仅传看于队友间,督促大家规范操作。更是通过抖音、视频号、朋友圈、各视频门户网站,使之广为流传。即科普了上海市民应如何进行正确的疫情防控、有序地进行核酸采集、以及标准手卫生的方法,更是在广大上海市民中,形成和推广了我们温医大二院的品牌效应。

三、人文篇:异乡生辰长寿面,一杯姜茶暖人心
从4月的温州出发来到上海,援沪抗疫的23天里,上海的天气随性多变,我们经历了桃红柳绿的上海、经历了暑气蒸腾的上海,经历了秋风习习的上海,也经历了乍暖还寒的上海。
“社区核酸采样工作,是靠天吃饭的活!”这是张春梅一直挂在嘴上的话,她特别关注天气与温度。持续高温的那些天,队里出现多名队员中暑现象,张春梅及时调整了工作安排,迅速出台了应对措施,提早工作时间,避开暴晒时段工作,协调采样台的防晒设施。同时,她频频巡查走访个个点位,视察队员们的工作环境,殷切询问队员们的身体状况,调整采集点位到阴凉地方,确保队员的安全防护。张春梅总说:“我要保护我的每一位队员!”她的话是那么掷地有声,而她确实也时刻在守护着我们。

那天,措手不及的寒意与春雨、伴随着大风,肆虐着身穿短袖洗手服的队员们,大家瑟瑟发抖地站在各个街口,等待着被接走。张春梅心疼不已,担心队员感冒受凉。经过多方协调,给队员准备了热腾腾的红糖姜茶,并亲自走遍每层每户,将姜茶挨个送到每个队员的手中。队员们捧过手中的姜茶,暖的不仅是胃,更是人心。

队伍中多是90后的年轻队员,他们背井离家,服从组织安排,奔赴疫情险地。张春梅对大家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得知几位队员正逢生日时,尽管条件有限,也还是为他们组织了线上线下送祝福活动,悄悄为他们准备了长寿面、红糖鸡蛋汤或生日蛋糕。队员们拥有了大大的惊喜,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年轻的队员虽然暂时离开了父母的庇护,但在这个援沪核酸采集队的集体里,有张春梅如同大家长一样护佑着我们,感动的我们只想对张春梅说:幸而你在,恰好我来。

四、文娱篇:云上过节真时髦,隔离生活不无聊
在医院党委书记褚茂平为首的领导们的关心与支持下,组织了以“抗疫同行,齐心守沪”为主题的“五一云联欢”活动、以“关爱护士队伍,护佑人民健康”为主题的国际护士节“云上慰问”特别晚会,线上的节目精彩纷呈,感人肺腑,让身处他乡的队员们也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仪式感和满满的归属感,很大程度上舒缓了队员们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

为充实丰富队员们的隔离生活,张春梅等领导又张罗着,举办了以中队为单位的一系列活动项目技能比拼,如防护服技能竞赛、援沪摄影大赛、暖心故事征文等系列活动,更是安排了每日诵读应知应会与有奖竞答,每日午后的“微课堂”,邀请队里各专科的医学翘楚,为大家带来内容丰富、妙趣横生的线上授课,使大家受益颇丰之余,更让大伙儿度过了一段终身难忘的隔离时光。

青绿之上飞白雪,最美不过五月的天。而在这最美的五月里,我们遇见了最美领队——张春梅副院长。她带领着我们,在援沪的道路上走出的每一步,都那么义无反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