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百年路,提灯再启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激励全院师生回首初心,坚定信仰,taptap点点官网入口发起“百年回眸,初心如磐”致敬老楷模专题寻访活动。近日,在taptap点点官方网站学院路校区护理学会邀请到了邵剑苏、陶清芙和赵尽玉三位老师,为我们的年轻护生们分享老一辈护理人的初心故事。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恩红老师,辅导员陈圣乐老师参加本次活动。
困难与挑战并存,但我从未低头
“上世纪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我还是选择默默坚持的走下去。”邵老师首先以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护理人生。1950年,偶然听说上海四校联合招收护理学生的消息后,她踏上了从温州到上海的求学之路。在上海,邵老师遇到了诸如语言不通、生活窘迫等困难,但她面对困难并未低头,在卫校老师的帮助下选择咬紧牙关挺过去。毕业之际,邵老师再次被命运阻挠,被分配到大西北工作。“当时西北地区当时的情况比较艰苦,很多同学都悲观的哭了,但是我并不这么想。既然祖国需要我,我便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如今再回首,邵剑苏老师语气里依旧是年少时无悔的样子。
在谈到邵老师是否曾经想过后退,选择放弃时。邵老师沉思后回答:“护士工作确实比较辛苦,曾经也确实想过就这样放弃。但是每次看到病人渐渐好起来,患者痊愈后向我道谢的真挚模样,都会一次次的感动,心里都会由衷的为他们感到高兴,渐渐的觉得自己有了信念。

我很开心,在他们眼中我看到了坚守的意义
“走上这条路我也是迷迷糊糊的,一方面觉得穿上白大褂的白衣天使很美,另一方面也是想减轻家庭的负担,所以选择了护理道路。”赵尽玉老师当初选择护理为事业时也有些迷茫,在参加工作后,逐渐从与患者接触的时光里中找到了护理事业的意义。工作后的她从未想过去放弃,每次面对脆弱、需要帮助的病人时心里都会尽力想着去帮助、减轻他们的痛苦。”可能期间会很累,但当我亲眼见证病人的康复后他们将信任托付与我的过程都更加坚定我的初心: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前两天还在公园遇到当年初的老同志,她说这不是以前三医的护士长嘛,我晓得你的,很灵泛的好同志。我听到了也感到很高兴,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讲到这里,赵老师爽朗的笑了起来。

希望青年人更加主动的扛起自己的责任
“不要考虑他人的眼光,因为只有一个人自己看得起自己,才是真的自尊。只要理论扎实、主动积极,就不要担心被看不起。”陶清芙老师坚定的说。每份工作的关键无外乎“责任”,护理事业更是如此。护理人的要求一直是对患者有爱心、尽到本职的责任,这在我们护士值夜班时最能体现。病人的每一个夜晚,都需要我们护士默默守护,许多病人的病情变化是由值班护士发现,并及时预警给医生的。在谈到时代的变化时,陶老师叮嘱到:时代固然在变化,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操作经验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褪色。每次科研发现都来自于病人,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从病人出发,在临床工作中去观察、去发现、去分析、去创新。实践才能出真知。

艰苦的时代背景让老一辈护理人经历了许多的艰难时刻,进入新时代,她们的初心故事还在继续。2020年新冠疫情伊始,赵老师的女儿背上医囊,星夜奔赴武汉,赵老师担心的5天没睡好觉;赵老师还在念大三的孙女,此刻,正在某三甲医院实习。三位老师郑重的说:“我们都是生在旧时代,长在红旗下。我们见证了新中国在我们党的带领下,从一穷二白到人民吃饱穿暖过上了好日子。作为一线的党员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能,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还要有党性,要有信仰。党有需要,我们就上。”

下午的经验分享过得特别快,大家都从三位老师的眼中看到了老一辈护理人对于我们青年人的殷切期待和鼓励。同时我们护理学子也在三位老师的经验分享中感悟到了他们对护理事业的初心依旧,对党和国家的情感也如年少时赤诚。百年回眸,初心如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这一代护理人也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过他们的火把,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