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 《不同视角下的临终关怀学》研讨会在厦门顺利召开
  • 作者:罗欧雯 徐天梦  编辑:符莉敏  来源:   浏览:; 时间:2021年03月31日 16:45
  • 325日至326日,《不同视角下的临终关怀学》研讨会在厦门隆重召开。taptap点点官方网站特聘教授、华侨大学教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顾问黄天中,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荣誉理事长罗冀兰,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路桂军教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调研部常务副主任、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顾问施永兴,厦门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张锦辉,TCM幸福生涯体系创始人李萍,taptap点点官网入口院长杨晔琴等作为主讲嘉宾在会议上发言。taptap点点官方网站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朱雪波出席并致辞。会议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在智慧树平台播出,taptap点点官方网站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多所高校学生参与了线上学习。 

    黄天中作题为数字化、后疫情时代临终关怀教育与事业的主旨演讲。他从人为什么活着?入手,引出孝亲感恩的文化、重视生命尊严的生命观,认为人生命的目的是有目的的生命。他指出人应该快乐的活着,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生活。黄教授还结合教育部《关于新冠疫情后加强全社会生死教育的提案》,指出应该将生死教育融入《不同视角下的临终关怀学》这门课程,引导学习者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

    张锦辉作题为厦门市临终关怀实践的主旨报告。她从厦门市安宁疗护实践的缘起入手,对安宁疗护的体念推广培训、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和临床实际三个方面进行讲演。张理事长还邀请了厦门莲花医院厦门市海沧医院厦门弘爱医院对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临终关怀案例进行分享,这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听众对临终关怀所赋予的生命的尊严与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罗冀兰作题为临终关怀医护专业人才培养之展望的主题演讲。她从国家政策、发展现状、学科性质、团队配置和素质培养五个方面进行了讲演,提倡从事临终关怀的医生需要具备仁心仁术、护士需具备关怀照护的素质,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患者生命历程的终点画上圆满的句号。

    杨晔琴作题为课程思政在临终关怀教学中的实施的主题报告。她从何为课程思政”“为何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何为三方面入手,认为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学生的心理认知历程,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有利于国家管理的教育途径。她结合《不同视角下的临终关怀学》这门课程,从向死而生、以终为始的思政目标着手,通过思政设计,全程渗透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思政元素,最后通过形成性评价来检验思政目标的完成情况。taptap点点官网入口讲师邱贤云与徐天梦也分别做了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的组织与实施——以大学生为例临终病人和家属关于临终问题的互动体验和需求的主体报告,对于临终关怀志愿者建设与家庭建设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李萍作题为优雅的老下去:余暇之美,余生之贵的主旨演讲。她认为,当我们感受到此生的暇满人身,净化身心与意识,我们生命本有的真善美才能显化与彰显,生命才能精彩绽放,オ能真切体悟到余暇之美;当我们倒果为因,或者以终为始,向死而生,我们有觉知的生命才是真的活着,活在当下,生命才能获得觉醒,才能真切体悟到余生之贵。她指出此刻,当下,生与死,无二无别。

    桂军作题为逝者善终,生者善别的主题演讲。他从临床真实案例引入,提出疾病是医生眼中的世界,痛苦是患者心中的苦难。在医学模式变迁的背景下,他总结了心理和灵性的区别,灵性和宗教的区别。医务人员应当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尊重患者的生命,维护其生命尊严。同时,他认为人类在应对丧亲之痛时具有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意涵可以帮助失去亲人的人们获得康复,也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的一种方式。

    施永兴作题为上海市临终关怀实践的主旨报告。他从上海市安宁疗护的发展历程、服务政策演变着手,详细介绍了上海市临终关怀自1988年南汇县老年护理医院至今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上海市临终关怀走在我国前沿,初步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上海模式,已在试点单位开展中医药参与临终关怀试点工作,推广临终关怀中医药特色明显的适宜技术,推动临终关怀与中医药服务协同健康发展。

      本次研讨会通过智慧树平台,开展了直播课见面课线上交流课等多种方式,以临终关怀为主题,多角度进行专场研讨思想碰撞,以期探求更好的临终关怀发展模式共同推动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联系我们
taptap点点官网入口
招生咨询热线 0577-86689836(教学办)
人才招聘热线 0577-86699063(学院办)
地址:
温州茶山高教园区taptap点点官网入口同仁楼D308室
Email:
hlxy@wmu.edu.cn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taptap点点(中国区)官方网站 -登录入口         2025 hlxy.w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麦拓信息技术